热门推荐
张海音:一个精神科医生的心理咨询之旅
2024-10-27 00:37

  作者简介:张海音,“中德班”(精神分析)中方负责人和中方教员,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,上海心理咨询中心主任,上海精卫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,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侯任主委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。本文选自《我的心理治疗之路》一书,心榜仅做分享,推荐大家购买、阅读原书。

  

  我大学就读于上海第二医学院,后来改称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,现在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。读大学期间,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,时不时地跟同学炫耀心理学相关知识,现在大学同学聚会时还会被提起,可见我的兴趣爱好给同学们留下了多么深的印象。

  我大学毕业那年,首次实施毕业分配的双向选择,相当于现在的招聘。因为在我们之前的毕业生都是学校统一分配,不能自主选择就业单位,所以大家可能很难想象双向选择的新鲜感,只有20世纪60年代的人才会有这样的体会。那是第一届双向选择,各个医院都到校园摆摊招人,我走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摊位前。当时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代表是人事科科长和医务科老师,那位医务科老师是王祖承教授,也是我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导师,后来他成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院长。

  双向选择要根据学习排名来决定。我的基础课成绩较差,好多不及格,但临床实践分数比较好,拉回一些分数,所以毕业的时候,我在班级的综合成绩排在40多名,属于中等成绩。我记得很清楚,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摊位前做自我介绍的时候,我说自己特别喜爱心理学和精神医学,这句话非常重要,因为这关系到我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认同。除此之外,我还说了自己的一个优势,就是动手能力强,这个优势是临床科室的老师对我的反馈,这也是我唯一能说出口的优势。

  20世纪80年代后期非常流行出国,大家都学习英语,考取GRE和托福准备自费出国留学。所以,精神病院很少能指望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毕业生来工作,当他们听到我是医科大学毕业的男生,能力还比较强,很自然地就把我招聘了。经过了6年医科大学的学习,毕业以后我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,尽管当时很多人不理解,但我却对自己的选择非常自豪和庆幸。很多跟我一样到精神病院工作的人目标都很明确,他们不是为了做医生,而是在那边学英语准备出国,医院只是一个跳板。

  我在大学里学的知识都偏理论,尽管有几个星期在医院的科室实习,但毕业后还是不能直接胜任工作,因此,到了精神科以后要从头开始学习。除了看一些精神病教材外,我还主动看一一些精神病教材外,我还主动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。那时的书很稀缺,能真正指导实践的书非常少。印象特别深的是陈仲庚教授的《人格心理学》,让我受益匪浅。

  刚工作大概1个月左右,我在临床工作中收了自己的第一个病人,他是一个在工厂工作的22岁男性,在单位受了刺激发病,比较严重,经常发出怪声和乱叫,行为混乱、胡言乱语,属于精神病类疾病。看到这样的症状,当时我毫不犹豫给他下了一个诊断——心因性精神病。虽然是精神病,但症状程度明显比精神分裂症要轻。这个病人是非常典型的青春型精神病,但当时我比较重视他受刺激的诱发因素,所以诊断为心因性疾病。

  后来我发现,很多刚刚进入这个领域的同行,都比较关注病人是否受了刺激。当时我印象很深,上级医生修改我写的病史时说:“再仔细看看,这个人到底有多少症状表现,精神症状内容是不是跟他受到刺激的实际因素有关,虽然受了很严重的刺激,但发病内容跟刺激因素没有直接关系,也没有反映刺激内容,是不是可以考虑诊断为精神分裂症?”上级医生这样循循善诱,使我一个新手并没有太过焦虑于自己的错误判断,反而鼓励我仔细去思考这个病人的症状。这对我这样的新医生太重要了。

  在职业生涯中,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非常重要。如果本职工作都做不到位,那就更别指望自己的独特追求获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。在同龄人中,我比其他人对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更感兴趣。而在年底医务科考核中,无论是收治的病人数、值班数还是病历的书写数量,我都获得了名次。本职工作获得的认可,对我的心理学追求很有帮助。

  1990年,我们四个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年轻医生联合在一起,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创办了上海市第一条心理危机干预热线,运行到现在已经30年了。那段时间是我成长中非常关键的一步,让我成长很多。我们四个人分工合作,写材料、准备方案和物质方面的东西、招募志愿者。志愿者主要是年轻医生和研究生。我们每天晚上免费接听心理热线。每次接到电话后都会睡不着,反复想应该在电话中怎样应对及回答。那时没有很好的培训,全凭着一股热情及对专业和人性的理解来做这份工作,这让我很投入,也很有成就感。

 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,对我走向心理咨询这条道路非常重要的一步,就是参加中德班学习。中德班开得比较早,但早期没有连续培训项目。1990年,我进入在青岛举办的中德班参加家庭治疗的学习,虽然从那时开始进入中德班的大家庭,但没有系统学习怎样做心理治疗。现在来看,连续培训项目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模式,如果临时培训几天就散伙,这样很难取得有效的成长。因此,从1997年开始,中德班举办连续三年的培训,每年2次,每次5天,针对同一批学员和老师,中间还有个案和作业,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和文献,3年一轮。我们当时是第一轮。

 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,在第一次的5天培训中我们被留级了。做精神分析培训的德国老师非常注重第一次见来访者的印象和感受,咨询师对来访者是喜欢、讨厌、厌恶还是没有感觉,这种感受对我们医生来说很难理解,因为医疗系统比较强调理性分析、诊断和治疗,很难理解这种感受,而且医生总是以病人为中心,我们不太适应这种模式,感觉出不来,所以就被留级了。

  第一年第二次的培训还是5天,重复第一次5天培训的内容,感受跟来访者互动时自己的情感体验。第二次培训让我们开始意识到情感体验的重要性,因为这是觉察移情、反移情和潜意识各种感受时特别重要的部分,我们要放开自己的感受,而不是用头脑做理性的判断。尽管现在大家都达成共识,比较注重治疗中的感受,但在1997年的中期,做这些理解还比较困难。

  工作几年后,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给我们医院一个学习日语的名额,这也是整个上海唯一的一个名额,当时医务科选择了我,把我送到卫生部学习一年日语。学习回来后,正好有森田疗法的专家到我们医院来访问,我担任翻译。由于我积极努力的表现,又获得了一个去日本学习一年森田疗法的机会。我既有西方的精神分析培训知识,又懂东方非常实用的、操作性强的森田疗法,所以在单位里我被定位为从事心理治疗的精神科医生。当时在医院里,心理治疗还是比较冷门,生物学派依然占主流。

  过去20多年里,精神医学的发展得益于日益增加的实证医学的证据,变得更加安全和耐受,发展出很多新药物,但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并不比20多年前好。现在的药物虽然副作用比较小,但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还是很困难,诊断后如何治疗精神病人,仍然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。20世纪50年代以前,心理治疗以心理动力学治疗为主,现在,以心理动力学为框架的主流慢慢向生物学框架转变。

  

  成为心理咨询师,要对人的生活方式及人的内心、情感、幻想和思维有着丰富兴趣和探索欲望。首先,推动人朝这个方向努力的能力来源于好奇心。一个人的好奇心应该被满足,因为每个人都有好奇的欲望,只不过这个欲望被理智化的东西防御掉了。潜意识里好奇的动机要求我们要有足够的好奇心,否则这个职业就很难坚持。如果否决好奇心,那么这个职业就会很枯燥,成为厌倦的牺牲品,很难跟来访者工作,每次50分钟的咨询就是不断询问,很没意思,也很自虐。

  毫无疑问,过于无情的好奇心也会让来访者承受不必要的痛苦。不要一味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,让来访者过早或过多进行痛苦的暴露,所以我们要对好奇有一定的节制。我想强调的是:在整个心理治疗过程中,好奇和探索是为了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自我察觉和理解,而不是满足我们自己的好奇心。

  其次,心理治疗工作是通过非常私密的方式进入另一个人的内心,去理解和领悟另一个人,领悟的追求和传递也是克服对陌生人恐惧的一种方法。言下之意,每个人对世界、他人及自己的内心都会有很多的不确定,通过咨询的方法,去了解和理解一个人的内心,就会减少这些不确定,内心就会变得踏实。再通俗一点来说,我们看到别人内心里面有很多跟我们共鸣和类似的东西,就会对自己有更多的肯定。

  成为心理治疗师有一个潜在的动机,即通过这样的工作,弥补自己潜意识中的内疚感。内疚感是人类共同的强烈情感,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,只是有些人能察觉到,有些人察觉不到。我们通过这个职业帮助别人,做一些利他的事情,在帮助他人的同时,我们也修复了自己的内疚情感。利他是一个成熟的防御机制,通过分享我们吃过的苦和对生活的理解,让别人少走弯路,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好处。

  从精神分析层面来看,一个人内疚的来源,是在小时候超我还没有形成之前,本我愿望占上风,什么都想独占,什么都要满足,不希望有人分享。如果有个弟弟、妹妹或弱者存在,会产生想掐死他/她的冲动,因为所有东西都要归我所有。当我们长大有了超我以后,这样的冲动和欲望马上变为内疚感。

  我们对于潜意识动机的探索,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为什么会成为治疗师。以我自己为例,我在这个行业工作了30年,最近几年好好反思了一下,人到中年到底是怎么活的。一年多前,我生了一场大病,在那之后就特别关注饮食、健康、运动及内心,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
  我觉察到自己是不是从小在内心中隐隐存在某种强烈的羞耻感;羞耻感的存在是不是反映了我内在深深的自卑;这种自卑是不是来源于没有得到养育者情感的充分肯定;当我面对内心贪婪时,是不是害怕失控,会不会在依赖感产生的时候感觉到无助和软弱等。这些感觉每个人都有,只是程度不同——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他人。

  我们在做了很多努力之后,还是无法掌控周围的一切,自己的内在像一个无助的婴儿,总是无法真正满意,因为自己内心的需求没有被看见和肯定,就会产生委屈和无奈。我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与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这两者之间有差距,这个差距是调节一个人内在自尊感的重要部分。做一份职业,特别是跟心理相关的职业,能够看到每个人都有创伤部分,有时候看到来访者的内心比我自己还痛苦,就会得到宽慰,因为很多人跟我一起痛苦,那么我就不孤单了。所以说,从事心理治疗这个行业,除了养家糊口外,还可以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,看到自己的内心。

  

  至今为止,我接受比较多的训练主要是两个流派——精神分析和森田疗法,森田疗法跟正念有关,它是正念的典型理念。

  我非常认同精神分析疗法,它强调一个人的早年情感经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个人一辈子,影响很多亲密关系、人际关系和家庭问题,这些问题不是由学历、知识及懂得的道理决定,而是受到早年冲突的影响。

  我非常强调客体关系的治疗理念,一个人被怎样对待,决定了我们怎样对待自己和他人。任何一个流派,最重要的都是处理好治疗关系,好的治疗关系会在80%~90%的程度上帮助一个人。我经常会把治疗关系和亲子关系并列,这在精神分析中叫平行关系。我们小时候的亲密关系模式会影响现在的亲密关系模式,这种关系模式会在心理治疗中重现。因此,我们面对来访者的过程,相当于父母面对孩子的过程。在整个互动过程中,人的本性在这方面有很多相同的部分,我们总是用这个框架去治疗关系问题,从这个角度来说,精神分析既有感性的一面,也有从深层角度去体验和感受人性的一面,这是它的一种风格。

  森田疗法是另外一种风格,它非常强调行为,为所当为是它的理念和风格。森田疗法强调再复杂的、不可理解的想法和感受都要搁置在一边,只关注当下,因为这是整个环境和现实要求我们做的事情,至于感受、想法、体验、认知和生理感觉,可以留意,但不刻意对抗。

  精神分析和森田疗法的整合对临床治疗非常有帮助。相对短程的、需要支持性的个案及有一定自我功能的个案适合森田疗法;而一些希望内在成长、偏长程的个案,适合精神分析的理念。在我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,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体会,就是流派之间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,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部分。

  例如,当一个人陷入苦恼中,不管是精神分析还是森田疗法,对苦恼有着共同的解释——一个人在过去的情绪反应中缺乏自我觉察、内在探索和反思。森田疗法中有一个专业术语——情绪本位,即感觉与现实状态不同;而精神分析将苦恼解释为卷入太深,进入潜意识或移情状态中,没有立足于现实,是一种早年经历和情绪再现。

  如果一个人有过生离死别,那么,以后他在面对任何一种丧失之痛时,都会陷入同一种情绪当中。也就是说,我们碰到一件事情,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,这个反应并不是由这件事情单独引起的,而是触动了我们潜意识里面的东西,虽然不同流派用来解释的专业术语不同,但都是描述同一种心理现象。森田疗法强调思想矛盾的精神交互作用,这个概念用精神分析来理解,就是一个人经常卷入过去的情绪中来判断当下。经常有人说,我在讲森田疗法的时候听起来像精神分析,在讲精神分析的时候被认为是森田疗法,其实这都是人性中最基本的部分,包括现在非常强调的专业术语——第三只眼、悬浮式注意、自我观察性、察觉反移情和修通等,都可以从正念、感知当下和体验当下来理解。我们要对各种疗法都有所了解,然后看到它们共性的部分。

  有时候我们会显得比较消极,强调阳性赋义,激起资源取向。有些人经历了很大的创伤、冲突和痛苦后,会发挥出自己的一些天赋,将这些天赋用在一些创造中,用这种方式努力接受创伤。一些有才能的人都习惯于内心的痛苦和孤独,他们获取人生意义感的方式,是用自己的天赋适应痛苦,而不是找可以倾诉的朋友。

  我在心理治疗中发现,有一些人通过自我疗伤来避免在现实中跟人过多纠缠,这是保持心境平和和健康的重要因素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念,我们要尊重和接纳每一个人自我处理的方式。

  对有困扰的人阳性赋义,欣赏他的优点,这对建立治疗关系非常重要。承认和接纳一个人的多样性,会体现在很多具体的事情上,例如,如果一个人很孤僻、人际关系有问题,在治疗的一开始,我们就建议他多跟人交往,多出去走动,虽然这样的建议出发点是好的,但会引起来访者的厌烦和抵触。我们要觉察一下,当我们有这样的建议时,是不是我们自己内心有某种焦虑,而我们自己面对这种焦虑束手无策,于是渴望别人做到。

  在从事心理咨询的过程中,有时候我们会动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专业能力给来访者做深度解释,或者提供很好的建议和不同的观察角度,这样做到底正确还是不正确?其实,跟来访者讲话的内容并不太重要,重要的是什么时候讲、怎样讲、用什么情绪状态讲,讲的方式是不是让对方感到亲切,解释时是不是充满理解、关心和支持。例如,很多年前,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对我帮助很大,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来看我,陪伴我很长时间,讲了很多道理,其实他当时讲了什么内容我早就忘记了,但我仍然感激他,因为他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了,他跟我说话的态度让我感受到他想帮我,让我平静情绪,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支持。因此,态度在人际互动和适应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。

  我们在做心理咨询时,一定要有所节制,可能我们的作用有限,能做的只是见证和陪伴,类似拐杖或者镜子的作用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,都要独立寻找人生的意义,哪怕一个人本身有能力跟人建立关系,但最后是否跟人交往,还是决定于他自己内在的选择。因此,我们要保持深度的关切和基本立足点。

  人跟人之间有很大差别,一个人能否在人际互动中得到帮助,取决于这个人能不能在别人面前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。尽管很多人在意识中认为自己什么都不顾忌,什么都可以说,但潜意识里却还是会害怕被别人冷落、怠慢、反对、戏弄、驳斥和否定,担心自己刚刚说的话是不是很傻。因此,我们要有这样的预判和思想准备,即来访者刚开始在陌生人面前表达感受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。

  一个人能不能在别人面前充分、安全、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,跟童年经历有关。如果从小感受到照料者无条件的爱和接纳,婴儿期无忧无虑地在母亲的陪伴下独自玩耍,在共生阶段得到非常安全的照料,回应得到了充分的满足,就会产生融合的体验。有了早年情感的基本安全感,才能在长大以后接受挫折和分离,成为独立客体,在需要的时候安全地走进自己的内心,这是理想的状态。

  来访者在心理咨询师面前,可以比较安全地表达自己,不管说的内容是什么,其背后都有它的背景和理由,所以咨询师不能仅在态度上理解,还要在非言语上表达对来访者内心声音的理解和反馈,让来访者在被理解的感受上形成安全的咨询关系。当来访者对咨询师崇拜时,你没有无所不能地为他包办一切;当来访者对你有敌意时,你也没有报复他;咨询关系艰难时,你依然努力坚持没有退缩。用这些非言语的互动,让来访者逐步感受到内心的安全。

  虽然心理咨询师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,也做很多分析体验,但真正实践的时候,有时候还是会很模糊,很难作出真正的判断。尽管我们可以作出准确判断,但我们不得不具备一些延缓判断的能力,特别是刚进入精神分析领域时,不要急于作出判断,而是要先搞清楚来访者的心理防御机制、移情和心理动力假设。通常情况下,咨询师和督导师对这些问题不是很清楚,所以我们需要承受某种不确定性,不能一下子看到事情的本质。心理咨询总是在不确定和无知的情况下开展,不要过早作出判断,过早的判断分析是一种防御,我们要把精力放在倾听来访者讲的话上,这样才能更好地共情,从而理解心理治疗过程中的潜在动力。

  

  我认为,咨询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,就是在治疗中察觉自身的感受。在心理咨询实践过程中,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移情和反移情上,也就是潜意识中两个人的互动上,这比理论分析重要。一个人早年的心理成长年龄、早年创伤及现在处在什么心理发展期,这些问题虽然也重要,但不是关键。精神分析的关键,是两个人在现场互动时呈现什么样的模式。

  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,咨询师处理个案的经验和功力,最后还是体现在觉察自己的反移情上,做不到这一点,很多治疗很难走下去。治疗中有时候会有盲点,有些盲点来自来访者的投射,有些盲点来自咨询师自身,这些盲点都需要咨询师通过自我觉察来突破。察觉自己的反移情并不是为了分析自己,而是更好地理解和帮助来访者。

  心理治疗师跟来访者互动的时候,治疗师要能够察觉自己的感受,并且通过自己的感受很好地共情来访者,这是理解来访者的第一手资料。在咨询现场中,咨询师会被激发出各种感受,保持对这些感受的觉察,就需要咨询师有一定的自我功能。治疗结束后,我们不仅要观察当天的治疗效果,还要注意来访者是否听懂了我们讲的话,既要注意、理解、观察和分析来访者,又要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,同时还要看见自己的状态,这对治疗师的自我功能是很大的考验。

  心理咨询还有非常重要的部分,就是回顾咨询中到底问了什么问题。有时候,精神分析经常被质疑为什么总是回顾过去,而不是面向未来。其实,详细回顾小时候的生活环境,是要寻找塑造我们人格的那些感受,揭示驱使我们行为的动机,这些感受和动机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。所以,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连贯的、条理分明的叙述,就像叙事治疗和写传记一样。

  我们并不见得能够成功消除病人的症状,也不见得能改变一个人的基本人格结构,但是,我们可以让一个人从自己混乱的生活当中找到连贯的意义。这就是发现人生意义的过程,这个过程对一个人的帮助非常大,对自我接纳非常重要。

  一个人痛苦并不是因为他倒霉,而是他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倒霉,当他有更深的理解的时候,就会有很多释然。

  

  我对今后心理治疗的发展有几个方面的思考。

  一方面,以西方为主的心理治疗流派已经发展得非常充分,有各种治疗流派和实践操作。从这一二十年的趋势来看,东方的智慧和理念越来越融入到西方心理学界,比如我们刚刚提到的正念、禅修和冥想,在我们今后的实践中,这部分比较强调领悟的理念需要更充分的发展。东方文化中有许多很好的治疗理念,但不太容易操作,我们需要的是简单明了、可以自我掌控和练习的方法和步骤,每个人通过实践能够达到一定的程度。在实践的体验互动中,示范非常重要,任何一种好的心理治疗方法都是言教和身教共同成长的过程,很难一蹴而就。

  我同时也在思考,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些流派的风格,比如精神分析。精神分析给人的感觉是只注重感受,行动力比较差,但其实这个特点跟流派没有关系,而是跟咨询师的人格特征有关——不同的咨询师用同一个流派做治疗,感受是不一样的。因此,以后会有更多实践性强但操作简便的方法。

  我在想,人有时候要活得简单一点,不要那么深刻,总是活得那么深刻也是蛮累的。这些都是阶段性的感受,比如,有一阶段我不想看跟心理治疗有关的书,跟这方面有关的东西都不想思考,这就是卷入太深、太累也太耗竭的缘故。所以,我们有时候可以让自己轻松点,从这个地方拔出来,过普通人的生活,过一段时间后,再卷入进去折腾,如此循环反复。

  

  毫无疑问,要继续学习。心理治疗不是看几本书或听几堂课就能掌握的东西,它的实践性非常强,大家公认这个行业赚钱很困难,因为需要投入很多钱,听很多课程。心理咨询是需要不断学习的,而且学习方法很关键,首先要对精神分析、家庭治疗、催眠及团体治疗等疗法有个基本的学习,然后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,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系统的深入学习。

  学习后要不断练习。中德班是比较成功的培训模式,在一起学习的小组成员水平都差不多,有一个固定的老师,学习一到两年的时间,互相见证,互相支持,彼此认同,形成一个团体,这样一个连续学习的过程不仅有连贯性,而且收获非常大。

  任何学习都不能仅仅是理论,还要结合案例督导。

  要考虑参加学习的成本和精力,投入和不投入各有利弊。我曾经有个阶段,投入了很多的时间、精力和成本在心理治疗学习上,虽然功力大有长进,但也有耗竭感,有些时候会不想听课,也不想看书。因此,投入成本多,动力会比较强,但过度投入就会有耗竭,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一个平衡。

  实践是最重要的事情,特别是对刚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来说。有些人认为,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对象是人,所以要比较有把握以后再开始治疗。虽然这样的态度很好,也很认真,但是“把握”肯定没有底线。我们不要低估自己的实践能力,只要用心、真心、真诚地帮助来访者,哪怕没有经验,也可以一边接受督导一边实践,这样收获才能更大。

  真正进入这个行业后,在提高实践能力时,一定要建立基本的设置:要有固定做心理咨询的工作室或者其他地方,有固定的频率、时间和收费。这些东西一旦建立,会对一个人产生考验和压力,因为是否收费和时间的固定与否,对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互动关系和发展完全不一样。

  有些人有自己的本职工作,做心理咨询只是业余爱好;有些人做心理咨询是公益目的;有些人做挂牌心理咨询;有些人合伙开心理咨询工作室;有些人在医院和学校里从事这个工作…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选择,各有利弊。我们在实践的同时,还要跟这个领域的人交流,因为案例讨论非常重要,对一个人的提高非常有帮助。

  很多流派在专业培训中都强调个人体验和自我体验,这是一个人成长中重要的一步。不存在没有问题的人,心理咨询师也不可能解决自己的全部问题,但我们至少要知道自己有什么类型的问题没有解决,通过问题的修正,使我们更好地接受现实。因此,我们要重视自我察觉和自我了解。

  我们要有思想准备,一些课程和培训活动看起来好像有神奇的效果,参加以后感到整个人都通透了,大小周天都打通了,像打了鸡血一样,但不到一两个月又被打回原形。一个人很认真地投入,可以短暂地感到通透,有很深的领悟,但你即使带着很强的动机作出努力,想要彻底、完全地改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。

  在职业生涯中,咨询师有的时候会被来访者勾起创伤,对此,需要辩证来看待。其实,来访者能勾起我们的内心冲突,可能是我们的内心比较糟糕,但同时这也是一个机会,帮助我们更深地领悟自己存在的问题,从而修通这部分。修通有很多方式,有些人选择激烈的方式,有些人则喜欢慢慢来修通,方式没有好坏之分,每个人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。

  最后,我给大家推荐几本书:《精神分析入门》《精神分析治疗指南》《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》《精神分析案例解析》《精神分析治疗》《人我之间》《客体关系心理治疗》。此外,关于精神分析发展过程的《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》一书,对精神分析的前因后果和发生的历史脉络介绍得简单明了,非常值得看。如果大家希望在这个领域进一步发展,可以选择性地看这些书,然后再实践。

  结构派家庭治疗大师萨尔瓦多·米纽秦在晚年回顾了自己几十年的家庭治疗临床和教学经验,写了《大师的手艺与绝活:米纽秦家庭治疗精髓》(The Craft of Family Therapy)一书,可以说是米纽秦对家庭治疗这门功夫的精辟总结。作为家庭治疗界的开山鼻祖,米纽秦在晚年依然带领一群家庭治疗的初学者,试图用传承的方式手把手教这些后继者做家庭治疗。由此可见,心理咨询与治疗是一门手艺。

  宋代文坛领袖、著名的散文家欧阳修在短文《卖油翁》中写道:卖油老头对射技高超、当世无双的康肃公的剑术不以为然。康肃公问道:“汝亦知射乎?吾射不亦精乎?”意思是:“你也懂得射箭吗,难道我的箭法还不够精湛吗?”翁曰:“无他,但手熟尔。”于是,卖油老头将油从铜钱中间的小孔倒进油桶里,没有溅射到其他地方。卖油翁展示了自己的手艺后对康肃公说:“吾亦无他,惟手熟尔。”

  这是一篇跟手艺有关的文章。手艺就是从事手工的技艺,工匠们靠着常年熟练的功夫做出各种各样的作品和装饰品。熟练的手艺活不仅需要时间的付出,更需要头脑和智慧。新手想要得到一门手艺的传承,首先要找个专业的师傅,跟着他一点一点学习、练习,然后不断打磨自己的手艺,就像山东章丘的铁锅一样,一口好锅的出品需要经过36000次锻打,可见一个手艺人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做事,并且要不不断追求极致。

  学习心理治疗的过程也是学习手艺的过程,我们需要在这条锻打之路上不断地磨炼自己。

  —END—
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【张海音:一个精神科医生的心理咨询之旅】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 文章地址:http://www.riyuangf.com/quote/101.html 
     行业    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迅易阁资讯移动站 http://www.riyuangf.com/mobile/ , 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