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义方既训,家道颖颖。古今中外,如何发挥好父母与家庭的作用,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健康优秀的人,是人们始终求解的一道“考题”。而在教育的外在环境、内在理念、沟通方式、时代要求都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,怎样做好父母、树好家风、引导好孩子,答案变得更加复杂而多维。
“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,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”“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,对一个社会来说,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,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,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”……近日出版的《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》中,习近平总书记的反复嘱托,引导我们深入思考为人父母、子女教育的问题。光明智库特邀专家探讨交流,陪伴广大父母走好这段路。
【思想茶座】
本期嘉宾
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?孙宏艳
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?苏彦捷
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?张?彦
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性别与家庭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、副研究员? 施芸卿
“小时候爸妈对待我的经验,‘照搬’过来已经不适用了”
——时代在变、孩子在变、自身境遇在变,父母面对的“考题”怎样变?
光明智库:独立自我的“Z世代”、压力重重的“打工人”、网络时代的“后喻文化”、难以挣脱的“鸡娃”大潮……随着时代变化,今天对家庭文化、家风家教的要求产生了哪些变化,父母们面临着怎样的新考题?
孙宏艳:今天的家庭结构,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。过去大家庭居多,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,一个家庭的家长无论在经济、生活还是思想上,都具有很高的地位,有很强的威严感。而当今社会以核心家庭居多,这样的小家庭不需要那么严格的秩序感,家庭氛围更为轻松。同时,生活在家庭中的个体也发生了很大改变。尤其是作为网络时代原住民的年轻人,追求平等、独立思考的意识更加强烈。
从外部变化看,经济社会结构越来越多元,家庭的养育观念和目标也变得多样化。比如,过去家长多以孩子考上好大学为第一追求,现在成长成才的路子很多,家长们的选择空间客观上也更大了。
家长们要跟得上这些内在与外在的变化,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。
安徽合肥市某小学学生们把勤、俭、诚、礼等传统家风家训融入手工作品。新华社发
张彦:在技术跃迁和全面放开二孩的时代背景下,父母们面临着角色重塑与关系再造的新考题。
一方面,新技术与新媒介一定程度上解构了父母在学习知识方面的权威,取而代之的是数字鸿沟下的文化反哺,“我比你更会、更快”的现象成为对父母的新考验,一些家长对于新的交往工具、媒介功能、网络语言等,远没有孩子掌握运用得熟练。“后喻时代”已经到来,面对“术”之劣势,如何加强“道”之引领,在“知识—智识”的教育内容转变、“单向度灌输—多边交流”的教育模式转换中重塑自身角色,是父母们应该思考的问题。
另一方面,对于很多80后、90后“双独”父母来说,工作和家庭左右为难的自我拉扯感、学区房热与“鸡娃”大潮下的教育焦虑让他们缺乏获得感与安全感,因而在建立、维系亲子关系时难以轻装上阵。同时,“双独”父母缺乏对兄弟姐妹之情的情感记忆和建立手足之爱的现实经验,因此,当二孩来临,很多父母只能“赶鸭子上架”,客观上增加了子女教育的难度。
“我只能干瞪眼,甚至和他‘大眼瞪小眼’”
——为什么父母给不了孩子高质量陪伴?
光明智库: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,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——很多父母平时总抱怨没时间陪孩子。但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宅家时期,却又无话可说,大眼瞪小眼、甚至“横挑鼻子竖挑眼”。这暴露了今天父母与子女相处时的哪些“短板”与困惑?我们可以从疫情期的家庭生活中得到怎样的启示?
上海首家郊野公园书房内,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动物标本。新华社发
张彦:“疫情期间不要和家人吵架”的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;多次与父亲争吵,倔强少女离家出走溜进医院;学校开学“神兽归笼”,宝爸宝妈愁容变笑容……疫情期间,家庭生活成为网络高频词。居家生活、居家工作、居家学习打破的不仅是习以为常的生活秩序,也是父母与子女的空间边界和心理边界。朝夕相处间,随着亲子关系黏性不断增强,父母与孩子在生活作息、思维习惯、沟通方式、情绪处理等方面的差异被放大化,矛盾也随之尖锐化。
要为孩子提供高质量陪伴,关键是要把握好亲子间的界限伦理,在尊重自主性的基础上,预留父母和子女在物理和心理上的独立空间,并且使这种空间与外界保持一定的界限。在子女成长中,父母不能“缺位”,也不该“越位”,既要呵护关爱子女,增加对孩子的有效陪伴,也要尊重子女的人格和成长需求,防止为孩子包办一切,要允许孩子在自己房间“半天不知道在干啥”;对于子女来说,在加强与父母情感联结的同时,也要尝试逐步从高度卷入的家庭生活中后撤,形成自我的生活边界和独特的生命价值。
施芸卿:家长之所以给不了孩子高质量陪伴,关键在于今天无处不在的竞争致使所有社会资源高度向下集中,父母和孩子的压力都太大,父母自感“为了孩子”而牺牲了太多自己的生活,心态有所失衡。加上市场化逻辑的渗透,无论学校还是培训机构,各个场景都在催促关注“绩效”,以至于父母虽然在陪孩子,但更多是陪在培训班门外,陪在写作业的书桌旁,陪着督促孩子“高产出”,难以回到自然、放松、相互感受彼此的生命联结的状态。
还有个重要原因——公共生活的减少。现在的孩子在学校被各种规则约束,课外时间被各种培训占据,加之城市居住环境中邻里疏离,家里兄弟姐妹少,使他们和同龄人之间有意义的互动时间很少。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不该局限在家庭内部,而是要走出私人状态,比如约上几户家庭踏青,让孩子们、大人们在宽松的氛围下嬉戏玩耍、谈天说地,这是一种整合度更高的、有效的陪伴。
孙宏艳:怎么才能高质量陪伴孩子?一是要有现代的教育理念。比如说,孩子们喜欢动漫、数字阅读、电子游戏,家长怎么看待这些休闲需求?这直接影响到与孩子相处的方式。二是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。比如,当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太长,家长怎么劝告?如果只能靠吼叫、瞪眼,效果可想而知。三是要有健康的心态。家长的心理健康影响着一个家庭的整体氛围。家长心态阳光、平和,对孩子才能温和耐心。四是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。很多家长把家庭教育看成了知识教育,把家庭变成了第二课堂,自己变成了“二老师”。实际上,家庭教育给孩子最大的影响是生活的熏陶,例如按时作息、合理饮食、积极休闲、热爱运动等,这些对孩子的影响是奠基性的,也是持续一生的。
苏彦捷:当家庭教育遇到问题时,家长们总是很焦虑。原因大体分为两种,一种是父母对一些事情不清楚,即“不知”,对孩子生理发育、心理发展不够了解;还有一种是父母知道太多了,即“过知”。现在社会上有关家庭教育的培训、讲座多如牛毛,父母获取了很多相互冲突的信息,却不知对错、不知如何“安”在孩子身上,往往更迷茫。因此,从态度上讲,如果我们不够了解,就要去了解孩子;如果我们知道很多,就要因材施教。
“首先要做一个让孩子尊敬的人”
——父母的“自我成长”如何完成?
光明智库:联系父母和孩子的不只有亲情之爱,还应该有父母对孩子的扶助、引导、精神照拂,有孩子对父母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,以及随之而来的理解、信任和言行“追随”。如何做一个令孩子尊敬、愿意交心,甚至被引为榜样的父母?
成都某小学足球课上,学生和父亲进行“携手带球前进”练习。新华社发
张彦:《2018年中国小学生家庭教育白皮书》以“蜜糖系”“爆椒系”“薄荷系”“黑咖系”“鸭梨系”“如盐系”六个关键词描绘了中国父母的育人群像。其中,“薄荷系”父母的提法让人“提神醒脑”、备受启发。而要成为“勤于提点、高效陪伴、良师益友”的“薄荷系”父母,成为一个让孩子尊敬的人,核心要义在于“做好你自己”,不要总沉浸在强烈的付出感甚至牺牲感里面。
在很多中国父母的价值排序中,“孩子的事比天大”。父母自我感动式的自我牺牲与独自隐忍,一方面主动赋予了自身主导亲子关系的合理性,另一方面也使孩子被动承受着沉重的情感包袱。必须认识到,“父母”只是我们众多的社会角色之一,只有在自我的确证与回归中,才能保持亲子关系的合理张力;也只有“做好你自己”,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“父母”这一角色的内在期待,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孩子的成长。
孙宏艳: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正向还是负向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自我成长。家长首先要有毕生发展的意识,既要照顾好孩子,也要照顾好自己,要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生活乐趣;可以为孩子的成长鼓劲、欢呼,但不要把孩子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。家长要抽出时间学习知识、培养兴趣爱好,丰富心灵,在孩子面前保持魅力和吸引力。不仅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价值,自己也要给自己一片天空。
苏彦捷:说到父母的“自我成长”,我想到前段时间网上热议的“父母持合格证上岗”一事。虽然很多父母表示能够理解孩子所处成长期的特殊性,也知道很多沟通方式不合理,但很多人仍不清楚如何不造成伤害地与子女交流。对此,有几点需要注意。
首先,要和孩子平等相处,尊重孩子,收起高高在上、板起面孔说教的架子,让孩子愿意向父母吐露心声。其次是陪伴与鼓励。不能只享受孩子优秀的果实,却不付出,这种付出包括教育投资,更包括对孩子的心灵陪伴和精神鼓舞。最后,是言传身教,以身作则。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最直观教材,不但能增强说理的感染力,还能让孩子因父母而自豪、因自豪而模仿。
“最好的教育资源不是学区房,而是家长的教育观”
——怎样教孩子?教孩子成为什么人?
光明智库:焦虑的时代,焦虑的父母,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的观念愈演愈烈。家长明白分数不是唯一,却仍然在潮流裹挟中不断为了升学、名校而“快马加鞭”。孩子身上除了“会答题、得高分”之外,有哪些更宝贵的东西?父母该如何去发现、呵护这些种子?
孙宏艳:也许有的家庭教育很“成功”,但是孩子不快乐,长大以后也不感到幸福。因此,家长要注意四方面素质的培养,让孩子有能力获得幸福。
第一,品德。美德是幸福的土壤。正确价值观的教育,能让孩子的眼睛看到幸福,让孩子的心感受到幸福。第二,品位。每个家庭条件不同,每个孩子未来要走的路也不同,这就需要孩子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,而能够擦亮这双眼睛的,就是品位。第三,自尊。拥有自尊,才能自信、自强。要让孩子生活在阳光、积极的心态中,认识自己、尊重自己。第四,情绪。稳定的情绪对青少年的个体认知、社会性发展、人格发展影响重大,父母给孩子的珍贵礼物,就是让孩子在爱与引导中拥有健康、良好的情绪质量。
张彦:今天的孩子,往往处在“泛爱”和“乏爱”并存的教养环境中。时间的商品化占据了父母的价值认知,生活的加速化抑制了父母的情感表达,“管好你自己”“少管闲事”等“缺爱”话语阻断了孩子与他者建立同理心、共在感的社会化过程。作为父母,我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,以日常事、分内事、身边事等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自己、对家庭、对社会的责任感,在以小见大、深入浅出中涵养好品德,成为“真正的人”。
施芸卿:面对不断蔓延的教育焦虑,父母要为孩子“撑起一把伞”,为他们挡住一些压力、留下一点时间。不过,家长为孩子“留白”是需要勇气的,这就要有更多公共支持。说到底,我们是要一个面向未来的孩子,还是一个面向过去的孩子?面对一个大变革的时代,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身体,有生活的能力、与人交往的能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父母要保持一种开放的、与世界对话的心态,并将其传递给孩子,开拓他们的眼界,培养他们的适应力。
“一个家庭的家风,就是几代人的精神标识和心灵‘密码’”
——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家风?怎样以亿万家风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?
光明智库:回忆起革命志士、科技英杰、凡人楷模,我们总被一封封家书、一条条家训所打动。这些载体背后,是芳香馥郁、流淌传承的家风。新时代,应该有什么样的家风?该怎样涵养和传承这种家风,让孩子们爱家爱国、堪当重任?
苏彦捷:发展心理学教我们从“认识自己”到“发展自己”,最终成为“更好的子女”“更好的自己”和“更好的家长”。这其实就是家风的传承,而传承中最重要的部分,是共同成长。现在的孩子会崇拜一些流量明星,要看到,树立偶像其实是他们探索自我的一种方式,这个过程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、共同成长,和孩子做朋友,同时做好榜样,带给孩子正确价值观。
孙宏艳:为什么说“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”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”呢?撑起这两个“第一”的,并不是父母本身,而是父母共同构筑的家庭文化和家风。通过家风和家庭文化涵养孩子的性格与习惯,需要注意两点:家长首先要修正自己的价值观,因为父母的价值观与相应言行会长久地留在孩子的记忆中,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。同时,要在每个生活细节里营造家风,注重培育孩子的主体意识,与孩子平等相待,一起在生活中构建家风、家规、家训等家庭文化与规范。
张彦:新时代的家风建设,首先要倡导爱国爱家。父母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机、优化教育方法,讲好历史故事、家风故事和时代故事,帮助孩子认识家与国的关系。要提升好家风好家训的社会功能,倡导向上向善、共建共享的价值引领,实现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的有效衔接。新时代优良家风建设,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。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场域中蔚然成风,才能在家庭里涵育生根,形成良性循环。
(光明日报记者张胜、王斯敏采写)
相关报道
家风如雨 于无声处润新人
总第293期,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《智库》版微信公众号。联系电话:010-67078979;电子邮箱:gmthinktank@gmdaily.cn
以上就是本篇文章【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一席谈:做怎样的父母,树何等的家风】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 文章地址:http://www.riyuangf.com/quote/34.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迅易阁资讯移动站 http://www.riyuangf.com/mobile/ , 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