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   有效  女神  老师    工程  数学  解决  大连  租赁 

唐山民间一绝~唱卖十三香(三)

   日期:2024-09-19       caijiyuan  
核心提示:四、十三香唱卖的始创者是李善、李文志与韩练三杰说话间,袁维兴回来了,领来一位妇女,看上去60来岁,性格外向。介绍得知,她叫

四、十三香唱卖的始创者是李善、李文志与韩练三杰

说话间,袁维兴回来了,领来一位妇女,看上去60来岁,性格外向。介绍得知,她叫王玉莲,她的老公公李善,生前就是滦南县十三香唱着卖的创始人。

李善,1924年生人,自幼聪慧好学,读过两年私塾,而后日积月累,知识广博。李家世代经营烹饪调料,李善的父亲就是叫卖十三香的高手。李善青年时曾参军抗日,抗战后归乡继承家业,接着做十三香的生意。

十三香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叫法,论归属应叫调料品或烹饪用品,俗称佐料,都属于中草药物。中国人的植物食品佐料,总计有二、三十个品种,十三香又称十全香,是其中13味常用的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药,包括紫蔻、砂仁、肉蔻、肉桂、丁香、花椒、大料、小茴香、木香、白芷、三奈、良姜、干姜等等。十三香即是调料,又是中草药,既能为食品提味,又具有相应的药性、疗效和营养价值。因而,各种香料的使用方法各有不同,使用多少也有限量。

比如花椒,使用最多,以四川产青花椒为最佳,陕西产红花椒次之,山东与内地产再次之,花椒性温中散寒,止泻温脾,是家庭菜肴中的必用之品。八角,性辛温、理气止痛,温中散寒。小茴香,辛温、理气和胃、祛寒止痛。干姜,辛、温、发汗解表,温中止呕,化痰温肾散寒。白芷,发汗解表,祛风止痛,有抗菌作用,是龙虾调料必用之品。丁香,辛温、香气浓烈,温肾助阳,温中止吐。肉桂即桂皮,盛产广西,温肾助阳,温通经脉。肉蔻,辛温气浓香,涩肠止泻,温中行气,产于东南亚,是香料中的调味佳品。等等。

李家叫卖十三香,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对于不同调料的产地品行,药性特点,制作不同菜肴的不同使用方法,一一点说,细致入微,充满了趣味、知识与学问。所以李家的买卖号称“文香堂”。但是在李善的父辈之前,卖十三香的只是说,没有唱。但是介绍各种调料怎样使,怎样用的语句合辙押韵,朗朗上口。

李善子承父业,也随着叫卖十三香的生意闯荡江湖,走遍了东三省和山东、河北、京津塘。这时期,也许是他的音乐天赋,也许是自幼受到评剧、皮影、乐亭大鼓的艺术熏陶,也许是滦南的呔味语调本身就具有某些音乐的成分,李善在叫卖中渐渐把“说”变成了“唱”。而在此时,走在风风雨雨旅途中的李善先后结识了另外两名同行高手,一个是乐亭县的李文志,一个是昌黎县的韩练,无独有偶,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在“改说为唱”。相同的乡音,相同的探索,相同的追求,三个人情投意合,结拜为兄弟。而后,李、李、韩三杰越发对叫卖十三香的这一口唱深感兴趣,不断探索,不断切磋,锲而不舍,渐渐就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唱法。

王玉莲说,我公公李善真有一副好嗓子,他唱出来的调就像天空的云,滦河的水,碗里的陈年老酒,味道十足,就是家里的人也听不够。但是要说功劳归于谁,还得说归他们老哥仨!

所以,在李善临终的时候,为了让下代人还能继续这种友谊,她婆婆袁玉兰当即让大儿子李殿国拜乐亭的李文志认了干爹。时下,三个老人已都不在世,但十三香的唱功还是传承了下来。李善的两个兄弟,两个儿子李殿国、李建国和,儿媳王玉莲都会唱,李文志的儿子李春香至今也是乐亭县最知名的十三香唱卖艺人。

【图片】说话间,王玉莲的丈夫李殿国来了。这个62岁的男人神情温和,面相憨厚,完全不像个走南闯北江湖人。

李殿国是李善的长子,在六十年代以后,国家不许私人商贩经营,他就一直在家务农。直到改革开放后,他在沙角湾第一个拿到自主经营执照,从此再次走上唱卖十三香之路。但是现在,商业流通发达了,叫卖不时兴了,他也就不再做了。

李殿国介绍,从他记事起,爷爷和父亲李善就做调料生意,母亲嫁给父亲后,也很快入了这一行。母亲现在82岁了,还是照常赶集摆卖,今天也是一早就走了。他和夫人王玉莲,弟弟李建国一家,包括远近亲戚,都受父辈的口口相传,走南闯北,从事过唱卖十三香的生意。

李殿国说,上祖辈经营调料时,原料都有专门货栈从湖南两广、云南四川、山西陕西、甘肃山东等地采购贩运,先集货到德州。后来才转到唐山。每次出门卖货,都要携带五、六十斤,最多时有百斤重磨好的调料面,携带方式主要靠背口袋,挑挑子。每到一处,一停就是半年一载,卖完货才回家。

李殿国说,卖十三香是小本生意,全味的一包一两左右,卖两毛钱一包,五毛钱三包,一高兴还要加一勺,加两勺,外送一包添一包,都有可能。所以挣的都是辛苦钱。但是,行有行规,正因为大家不容易,所以谁也不敢破坏规矩,掺假使坏,缺斤少两。

为什么我们这行不是卖一天就走,打一枪换一个地方,就是想图个名声,要个信誉。名声好,货真价实,生意才好做。就算有问题人家也好找。说着,李殿国脱口而出,就念起了生意经:

“卖好货,抓主顾,卖次货,丧门市。一个去,两个来,卖好货,挂金牌,卖下主顾全年来。人拉人,两手会分开,货拉人,不请人自来。不缺斤,不少两,不弄虚,不做假,不投机,不倒把,遵纪还守法。良心买,良心卖,良心买卖才正派。只给多,莫给少,雇主高兴就是好。”

李殿国说,虽说我们这一行都是小商小贩,但是出门在外重人情,讲道德,还会演唱,到哪都受尊重。

说到这时,我真十分想听听沙角湾原汁原味的十三香唱词,李殿国略加沉定,便张口唱了起来:

“小小的纸儿四方方,能工巧匠造纸张。

?虽说不是值钱的宝,南北二京数它强。

南京用它包绸缎,北京用它写文章。

小学生用它学文化,老乡们用它扫文盲。

可惜它落在我的手,大材小用来包香。

包上了十三哪十全香,又能炖肉又能氽汤。

炖出肉来滋味好,氽出汤来味鲜亮。

煎炒烹炸离不了,有油儿没油儿吃着香。

人要是好了有人敬,货要是好了才能把名扬。

向南传到金陵地,向北传到黑龙江。

……

此纸今天在我手,张张包的都是十三香”。

在大家的叫好声中,我提议再听听袁维兴老人的唢呐。

老人也乘兴给大家吹了几段唢呐曲子,确实是好!

六、李家老母唱芬芳

不觉得晌午已过,听说李家老母已经散集回家,我便跟随李殿国去家里拜见他的老母亲。

82岁的李母竟然站在街门外迎候我们。她老人家一点都不像这般年纪的人,身板硬朗,笑容满面,只有蓝方格头巾让我感到她身上若有一丝历史的沧桑。82岁还去赶集卖调料,与其说是在做营生,倒不如说这是伴随了她一生的乐趣与依托。就像文人的写作,艺人的功夫,默默道道一辈子,到老也是丢不下!

稍稍叙话,王玉莲就从箱底翻出了她家过去使用过的地摊幌子,一个是近五米长的红布横幅,上书“滦南县沙角湾祖传李家调料”,另一个是一块三米宽,一米五高的白布,上面绣满了介绍李家调料的文字。抬头是:“美酒佳肴迎宾客,京津调料誉满城”,左联是“传统调料独特风味,历史悠久只此一家”,右联是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,继承祖国调料遗产”,中间是“滦南县文香堂沙角湾李殿国”,下批是“闻香下马三冬暖,知味停车十里香”。王玉莲说,这上面的字,都是她当年一针一针绣出来的。

随后,李殿国夫妻又找出了李善在世时的照片,看得出,李老先生仙逝多年,家人仍然对他充满怀念。


在这样的气氛下,李家老母非常高兴,在我的恳求下,她抚摸着丈夫的遗像,也唱了一段早先的唱词。

历史在李家老母的歌声中划过,今日的李家,果蔬充裕,羊群满圈,再也不用颠沛流离,背井离乡去做游商了。

?但是我还是絮絮叮咛,唱卖十三香过去是生意,现在是历史。它至今仍然承载着唐山民间文化的一块蓝天,希望李家,还有更多的过去唱卖者,不要丢弃。我们应当把唱卖十三香升华为一种纯粹的民间艺术,一段百味回肠的历史,在冀东的土地上永久保存。

本文是同名纪录片唐山民间一绝~唱卖十三香解说词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riyuangf.com/xwnews/8039.html    迅易网 http://www.riyuangf.com/ , 查看更多
 
 
更多>同类快讯

新闻列表
企业新闻
推荐企业新闻
推荐图文
推荐快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鄂ICP备2020018471号